相关图片(共1图)
详细内容
在商业世界里,公司的注册与注销是常态。许多人觉得,一旦公司完成注销流程,就意味着和过去的一切彻底告别,所有的经营事务都已尘埃落定。然而,残酷的现实给了不少人沉重一击:公司注销后,仍有可能遭遇税务稽查,甚至面临严厉的处罚。
税务问题是公司注销后被查被罚的“重灾区”。一些公司为了逃避纳税义务,在注销前隐瞒收入、虚列成本、虚开发票等。例如,某公司注销后,税务机关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其注销前存在隐瞒收入的事实,少列收入达28191500元,被认定为偷税。尽管公司已经注销,但税务机关依然对其追缴税款,并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。同时,公司的实际经营人也被要求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税款及滞纳金,逾期未缴清的将面临强制执行。
此外,公司注销后账簿、记账凭证、报表、完税凭证、发票、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涉税资料应至少保存十年。若公司未按规定保存这些资料,一旦出现问题,税务机关在追查时将面临困难,而相关责任人也可能因此承担更严重的法律后果。
公司注销绝非小事,注销后被查被罚的责任认定涉及清算组、股东、法定代表人等多个主体。所以,企业应该依法履行清算义务,妥善保存涉税资料,遵守法律法规。
1、企业进销不足,增值税税负压力大;
2、成本票不足,企业所得税重;
3、“公转私”20%分红个税的压力;
税收洼地内自然人代开政策、核定征收政策、税收降低政策,合理合规降低税负压力。